重建生理性咬合包括改正颌位,恢复适当垂直距离,再建正常合关系。
•【适应证】
•1.牙齿重度磨耗,颌面形态受到破坏,不能舒适有效地执行咀嚼和咬合功能。
•2.由于缺牙而致牙位有严重错乱(倾斜、过长、错位)导致咬合失调,且不易以简单的常规义齿修复方法治疗。
•3.咬合失调使正常的口腔功能受到干扰,颌形态与下颌运动不协调,采用调颌或一般修复不易取得良好效果。
4.颞下颌关节构造功能与颌不协调而导致额下颌关节紊乱,用合垫治疗已取得效果,需以永久性修复体巩固疗效。
正面对刃合照
X线照
患者 男 56 大学教师
主诉:双侧下后牙缺失多年
现病史:患者双侧下颌后牙因松动拔除多年,一直未做修复,咬物无力,影响进食。要求改善美观及功能
既往史:无特殊
检查:47,36,37,缺失,牙槽脊形态尚可,轻度吸收,软组织色泽质地正常。
16,26,27,伸长高出上颌合平面,根面暴露,叩不适,松动1度。
后牙合面及前牙切端磨耗明显,可见黄色牙本质,探酸。
颌面检查可见面下1/3垂直距离过短
辅查:X线检查可见16,26,27,根尖明显吸收影。
诊断:16,26,27牙周病
下颌肯氏1类缺损
磨牙症
上下合面照
息止合位照
侧面照
口内正面照
就诊治疗前,取上下合石膏模型
分析石膏模型,确定抬高距离
垂直距离增高幅度
•病理性的- 有TMJ症状
可增高2-6mm(前牙)
•非病理性- 无TMJ症状
可增高2-3mm (前牙)
确定增高值,是咬合抬高的第一步
石膏模型使用面弓转移,上合架,根据修复空间制作诊断蜡型
1,首先要考虑患者现有的垂直距离是否满足修复要求,即美观和功能是否能够兼顾稳定的正中止(正中合)
2,合适的前导(切端延长的情况下需要改变覆盖覆颌,以减少切道长度)
3,后牙在功能和副功能运动是都没有合干扰。
4,升高后冠根比要协调(升的过高)
5,临床牙冠高度应能确保牙体预备后有足够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升高不足)
6,抬高颌位 不能超过息止颌位。
制作诊断蜡型后使用透明模板制作导板
使用导板制作固定式的临时修复,详情在此不一一解释,涉及本人多个病例,不便详细介绍
临时修复后状况
前伸合照片
正中咬合
上下合面照
咬合抬高后适应一周,患者感觉良好,咀嚼功能提高,无关节,肌肉不适,开始进行后期种植部分
术前CBCT检查
分左右两次植入植体
分次植入植体后X线片
植入植体后三个月后复查,
临时修复体保存尚好,部分临时修复体折断脱落
种植体及软组织恢复良好
再次重新取模,制作美学蜡型
取模型,使用面弓转移,上基尔巴赫合架
在DSD指导下制作诊断蜡型,此部分暂不详叙
翻制石膏模型后使用透明膜片压制导板
使用硅橡胶制作备牙导板
牙体预备前比色
牙体预备前收集患者信息,微笑照,
牙体预备及硅橡胶印模
取咬合关系,上合架
修复体制作,分次预备,前后牙分成制作,内容太多,不想详细讲解,不好意思
完成后正面照
前伸合照
合面照片
完成微笑照
完成后X线片
患者一年后复诊复查,状况良好,咬合正常,夜磨牙症状消失,关节,肌肉,咬合,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