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路X、男、26岁。主诉:右侧颧面部肿胀一周余。现病史:患者两个月前,无诱因发现右侧颧面部肿胀。曾在当地牙科诊所做切开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该区域牙齿未做任何处理。肿胀减退,近一周,右侧颧面部又开始肿胀,输液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16和17牙体组织完好,无异常。叩诊(-),冷热诊正常,前庭沟轻度红肿,有一脓瘘,扪诊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18口内未见。全景片检查:18位于17根尖的正上方。怀疑18导致肿胀,但其牙体和牙周组织均健康,又加拍CBCT检查:18周围骨质破坏,18牙齿位于上颌窦内,其近中上方窦粘膜炎性增生。未见明显的囊性影像。印象诊断:18的含牙囊肿?18囊性变继发感染?治疗计划:建议拔除18,并清理都内炎性肉芽组织。患者同意治疗计划。并术前告知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知情同意书。于是在门诊进行18的拔除。
治疗过程:
图1.临床检查:16和17牙体组织正常、活力正常,其上方的前庭沟有一脓瘘,镊子探查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
图2.术前做全景片影像检查:18颊舌向高位阻生,牙冠位于17牙根的正上方,怀疑18位于上颌窦内。
图3.加拍CBCT影像检查:18位于上颌窦内,并导致右侧上颌窦粘膜炎性增生。18牙冠的合面朝向颊侧。并且与17颊根紧密相邻。
图4.三维重建影像显示:18牙体位于上颌窦内。其上颌窦颊侧骨壁破坏消失。左侧骨壁完好无缺。
图5. 右侧三维侧面观:18位于窦腔内。上颌窦后份的颊侧骨壁完全破坏消失。
图6.局部浸润麻醉下。在16的近中做垂直切口+远中龈沟内及上颌结节水平切口
图7.翻全厚瓣。发现17牙根方的骨质破损,破损处有大量脓性血性分泌物溢出。
图8.继续翻瓣至上颌结节处,发现骨壁缺损有花生米大小,腔隙内有大量肉芽组织。
图9.清理缺损骨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及炎性肉芽组织,目的是找到18在哪里,隐约可以看到18白色的小样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