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医学发展的历程中,调牙合理念也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主题。其主要集中在关于去除咬合干扰是作为治疗还是预防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手段。事实上,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明确主张这一概念是不合理的。
提起调牙合,理论知识非常多,目前还没有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比较成体系的调磨方法,但在临床操作中如何有效准确的调牙合却是临床医生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比如新戴修复体进行调牙合,首先要保证较大牙尖交错位的咬合平衡;其次,去除修复体在后退接触以及侧方接触和滑动的干扰,但前提是不能破坏较大牙尖交错平衡。如果新修复体干扰了原来的工作接触,那么应该磨除干扰点来建立新的咬合平衡。
调牙合方法: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后牙的非正中接触。
图1 后牙非正中接触。工作侧接触-支持尖功能外侧面与引导尖内侧斜面接触。非工作侧接触-双侧功能尖内斜面。前伸接触-上颌远中斜面与下颌近中斜面相对。
一.修复体调牙合
以新试戴的修复体为例,下图显示了试戴新的后牙金属烤瓷冠调牙合的过程,磨除了工作侧以及非工作侧的咬合接触干扰点,成功的恢复了尖牙保护牙合。
图2 这是一个恢复四单位固定桥原有尖牙引导牙合的病例,工作侧牙合接触(红色);NW:非工作侧牙合接触(红色);MI:较大牙尖交错牙合接触(蓝色)
a:W1和W2是长工作侧接触点,W3是短工作侧接触点。b:磨除长工作侧接触点W1和W2,但是出现新的长工作侧接触点W4。c:磨除W3、W4以及NW,我们就成功的恢复了工作侧尖牙引导W5。
小结:
试戴新修复体时,必须进行调牙合。首先要保证全牙列在较大牙尖交错位接触(MI)。在此基础之上,新修复体在正中关系及较大牙尖交错位之间的任何后退、侧方接触或滑动接触都需要被去除,但不能破坏较大牙尖接触。
工作侧引导也需要进行检查。如果新修复体干扰了原工作侧接触,应该去除干扰点,以建立原有的工作侧引导。新修复体上的非工作侧接触点需要被磨除,来建立对侧的工作侧引导 。
如果为新修复体设计了特别的选择性引导,需要调整非正中接触,直到获得满意的引导。最终的引导最好建立在成功的暂时修复体引导之上。同样,干扰前伸牙合的早接触点也需要被磨除。当新修复体上设计了特别的前伸引导,它同样需要酌情调磨。
潜在的接触在图1至5中已有图示。图2显示了试戴新的后牙金属烤瓷冠时调牙合的过程。所有工作侧及非工作侧接触点均在保证较大牙尖接触的情况下经咬合检测后,逐渐磨除干扰点,直到恢复最初的尖牙引导。
二.自然牙齿调牙合
以自然牙齿为例,下图显示了自然牙齿调牙合的过程,磨除了工作侧以及非工作侧的咬合接触干扰点,成功的恢复了该牙齿的非正中引导。
图3 a:上颌右侧第二恒磨牙动度增加,绿色箭头指示工作侧运动,红色箭头指示非工作侧运动。b:工作侧远中颊尖内斜面引导接触(工作侧干扰)。c:非工作侧远中腭尖引导接触点(非工作侧干扰)。d:x线片 e:右上第二磨牙侧方非正中引导 f:非工作侧引导接触点引导左侧非正中运动
小结:
非工作侧牙合干扰通常位于支持尖的内斜面,我们磨改所显示的高点直至非工作侧无牙接触或者轻接触为止;而工作侧牙合干扰一般位于支持尖的外斜面上和引导尖的内斜面上,磨改后使工作侧保持多点接触。